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国是棵树 安全是沃土

2014-03-06 10:50:47      点击: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建设主要是指社会维稳和军事安全,但是我们这里所指的安全中国覆盖面更广,除了国家安全以外,还有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这两点与民生息息相关,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全,我们认为“安全中国”将是本届两会的重点议题之一,同时将给A股投资带来新机会。

      发展中的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在我们的国土上,我们呼吸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我们享用的食品不断出现安全问题,此外还不时发生各种社会暴力事件;而从外围来看,问题更为明显,国家边界问题频频出现,东海和南海争端始终不曾停止,我们和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关系不断恶化。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归纳为“安全中国”,并在此先做一个大致的扫描。

军事安全与信息安防

      安全中国领域最为直接的焦点是军事安全和信息安防,钓鱼岛争端、“30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将使两会聚焦于此。前段时间刚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将是焦点之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在今年1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中国此前的国家安全体系的主要协调机构,是成立于2000年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该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

      在现代国际政治实践中,国家安全委员已经是“标准配置”,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来更好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已成了国际惯例。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有这一机构。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之规定,杜鲁门总统于1947年正式成立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简称NSC)。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由美国总统主持的最高级别的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决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总统处理外交及安全事务并制定相关政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由美国总统作为主席,其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和能源部长;军方代表为参谋长联合会议主席;情报机构代表为国家情报总监和中情局局长;常规出席者为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白宫办公厅主任、副主任以及司法部长;其他参与者包括财长、国土安全部长、常驻联合国大使等。国家安全顾问是总统在国家安全方面最倚仗的对象,最知名者如尼克松时代的基辛格、卡特时期的布热津斯基、福特和老布什时代的斯考克罗夫特、小布什时代的康多莉莎·赖斯。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过渡的时期,正面临“大国崛起的烦恼”,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非常及时,这是从完善制度着手保障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细分领域来看,共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社会安防、信息安全和军事安全。

      1、社会安防。在稳定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总基调,因此维稳一直是政府的头等要事,安防产业自然成为了政府主导投资的重点之一。从近几年监控设备销售增速来看,我国对于设备配置的重视程度已非常之高,国内全行业基本达到15%左右的增长,高清监控更是有30%的增速,监控产品的使用在我国大力推进平安城市的驱动下,有着实质的进步,硬件条件基础正在逐步夯实。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安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将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年出口交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视频监控是安防产业链中产值最大、行业发展最快的安防细分领域。

      从目前各大城市的情况来看,安防布点已经较为完备,高清摄像头遍布主要地区,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备布控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昆明惨剧。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恶性暴力事件,持械歹徒团伙对昆明火车站内普通民众进行砍杀,已经造成多人死伤。我们对该事件的犯罪凶手表示谴责,但是从这个惨剧中,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恶性暴力事件的事前预防?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监控信息系统,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提前预防类似事件。

      从目前情况来看,安保投入已经不小,再继续增加投入、增加布控,边际效果已经不强,那要如何达到预防的效果?我们认为,未来的关键在于数据的处理能力,对于茫茫人海以及铺天盖地的监控数据,零星的监控人数本根无能为力,我们急需的是对于海量数据的智能处理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理应得到重视。所谓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一种单体目标行为的智能监控技术,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识别出真正的目标,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行为,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

      对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实现,关键因素更在于海量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当前世界上最为领先者非美国的反恐秘密武器Palantir公司莫属。Palantir最早是因PayPal公司为保障支付安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当前CIA和FBI都已成为它最忠实的客户。Palantir的技术优势在于能够整合不同类型的巨量数据,比如财务数据、DNA样本、语音资料、录像片段以及世界各地的地图等,通过整合—“联想”—定位的形式分析单一个体和特定场景,这种方式类似侦探破案的过程,只不过全程都是依托算法自行完成,而“侦查”的宽度是全体,“侦破”的时间长度是及时,一旦侦辨出“可疑”的行为,系统便会发出警报,达到事件预防的效果。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网络传输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信息安全的不断重视,适时推进、研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或成为方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需要的是软件算法能力的加强,而非仅简单机械化硬件的布局,打造中国的Palantir,防范于未然,为时未晚!

      2、信息安全。传统国家安全主要是对内确保社会稳定、对外保护国土国民安全,然而还有另一个安全我们一直未有重视,那就是信息安全。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

      2013年随着“棱镜门”等事件爆发,之前不是很重视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或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建立自主、安全、可控的IT架构体系将成为我国信息安全的首要保障。中央政府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已经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并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并且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显示出中央政府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空前,我们认为政府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态度将推动国内产业拐点出现。

      3、军事安全。东海钓鱼岛争端与南海争端使我国附近地区并不安宁,而俄罗斯进驻乌克兰使国际形势及地区形势日益复杂化,我们认为我国国防军工的战略地位和成长预期将进一步加强, 2013年我国军费预算为7202亿元,同比增长10.7%。虽然2013年我国军费投入占GDP的比例略有上升,但目前中国军费投入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例仍较低,军费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军工对于解决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着现实的战略意义。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安全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我们先聚焦环境安全。2013年开始,雾霾已经从过去的区域性问题扩展至全国范围,治霾成为各地老百姓热议的话题,相信两会也将着重探讨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在三中全会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安全已上升至国家重大布局高度,从整体的解决方法来看,除了逐步治理已被恶化的环境外,更重要的在于防止污染发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推进法制建设外,重点在于推进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不同于一般的环保产业区分方式,我们可以将环保产业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前端包括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三个方面;中端即废物再利用、废物资源化,变废为宝,具体包括固废再利用、再制造,餐厨利用、水资源再利用和垃圾发电等;后端即污染治理,将无法再利用、真正的污染进行完全处理。

      其中的前端,即能源结构的优化将是环境保护的核心,中短期内,以天然气为代表的低碳能源将会兴起,而随着价格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突破,或加速天然气产业的推进,同时,以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为主导的新能源也将伴随着此次土地、价格、财税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得以发展,未来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认为环保投资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的机会将广泛地存在于各个领域,狭义的环保概念已经被市场充分挖掘,未来的机会更多体现在公司的业绩兑现上。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从前端和中端角度去寻找投资机会。

食品安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从苏丹红、三氯氰胺到瘦肉精、地沟油,这些事件都折射出国内整体食品安全问题较多,明显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安全感,同时也是会议中代表们所关心的话题。

      其实,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类似的问题同样出现过,从整体上看,食品安全问题爆发的频率降低幅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十年,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频率已经非常低。而就在去年,历来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欧洲国家也爆出马肉风波,澳大利亚恒天然也出现了食品安全事故,可见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强的相关性,美国和日本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阶段往往也是经济保持高速成长的阶段。日本食品安全高发阶段为战后至70年代初,期间日本经济增速处在黄金阶段,年均增速将近10%。而这一点映射到中国来看,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也是一样的,这一阶段经济增速的表现形式在于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目前来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应该自上而下,立法和监管同时着手。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日本和美国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美国食品安全立法历史较早,目前的体系非常完备,已经基本能够达到防患于未然,虽然中国立法速度更快,但由于时间更短,因此整体法律健全程度上仍然处在“亡羊补牢”阶段,因此我们推断未来立法速度会进一步提升。

      从监管体系来看,美国的FDA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机构,相对而言,过去我们监管机构设置的有效性没有那么强,大部制改革以前,食品安全监管呈现“九龙治水”格局,监管责任由农业、质监、工商行政管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几个机构共同承担,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灰色区域存在。大部制改革后,经过归并新组建的食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能够有效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提升管理效率。

      未来整体经济发展将由重视增长转向重视质量,食品监管法律条文逐渐补充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食品相关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的一系列投资机会也会出现。我们认为共有以下投资主线:

      从食品产业链来看,首先我们的农业产品生产过程就存在不小问题,如重金属超标、化肥过量问题一直存在,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做到治本,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绿色农业,其中包括有机化肥、绿色种植、绿色养殖。

      其次,投资机会来自于食品行业的监管和过程控制,大体上来看,主要有三块:生产和物流过程的控制;产品源追溯系统的投资和建设;第三方检测未来业务的增加。从监管上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多与采购、质检、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有关。加强对农产品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流程上有效控制问题食品和农产品的流动。因此,未来农产品和食品的冷链物流和追溯体系将成为政府主抓的重点。从物流上看,未来主要受益的将是冷链运输类企业。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由于目前多数食品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的推进将逐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利于行业的兼并整合。